最新信息
[點擊量:2709][來源:無錫祥和]2018/7/26
當建筑工人老了,機器人盤管開始來蓋樓了
談起建筑業,也不免論及建筑業青年勞動力缺乏的問題。長期以來,建筑業具有“危、繁、臟、重”的屬性,施工人員的工作條件極差,繁重的操作,工作環境充斥著泥漿、粉塵、噪聲、震動,導致職業病高發。更重要的是,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速,青壯年勞動力的供給將日益緊缺。
就日本而言,目前超過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,這一數字預計在未來40年將躍升至40%。
日本65歲以上人口百分比
此龐大的老齡人口結構給政府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。而這在建筑行業中體現的尤為明顯。隨著適齡工作人口將急劇減少,其導致建筑業用工成本增加,施工方降低人工成本、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的需求日益強烈,數字化施工技術應用前景廣闊。
建筑勞務用工老齡化預示著施工現場的青年勞動力在逐年減少,中老年勞動力在逐年增加,其體力、精力逐步衰退,操作的精確度變差,導致工程質量無法保證;再者,隨著年齡的變化,中老年勞動力身體各項機能老化,尤其是反應的靈敏度降低,一定程度上成為導致人身安全事故多發的重要因素。
顯然,建筑工人的老齡化現象已成為目前建筑業發展的阿克琉斯之踵。如何突破建筑業本身的人員壁壘,AI助力提出了這類難題的“最優解”。
“上帝視角”打造無人工地
在過去的十年中,無人機迎來了自己發展的黃金時期,它們從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軍用無人機中分離了出來,成功變成了民用的娛樂工具,帶人們體驗“上帝視角”創造的驚喜,現在它們更是成了許多行業生產力革新的排頭兵。
無人機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為其發展打開了新的一扇窗。在地面以下的污垢池中,巨大的“挖掘者”正在半自主地工作,平整土地和挖溝渠。在過去的三年里,加利福尼亞州的Skycatch公司已經為日本的5000多個建筑工地提供四軸飛行器。這些工地大多位于東京地區及周邊地區,由世界第二大建筑公司小松經營,作為其智能建筑項目的一部分。
現在Skycatch正在向混合中添加人工智能,進一步實現自動化過程并使人類幾乎完全脫離。不久之后,它將把施工現場的控制交給智能自動機器。在Skycatch登場之前,小松靠著人類測量師來繪制地圖,這個過程通常會占用一個小團隊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。使用無人機時,則只需15分鐘即可掃描并創建精確的地形三維地圖。